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海珠动态 > 部门要闻

海珠湿地第三届观鸟比赛暨2018年海珠区中小学生鸟类和植物识别比赛顺利举行

时间:2018-04-14 15:06:00 阅读数:
字体:[大] [中] [小]

  为进一步强化海珠区中小学生湿地科普教育,推动自然教育的发展,丰富青少年课外活动,提升学生保护湿地、爱鸟护鸟的意识,由海珠区教育局、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联合主办,海珠区龙潭小学、赤沙小学和知信小学共同承办“海珠湿地第三届观鸟比赛暨2018年海珠区中小学生鸟类和植物识别比赛”于4月14日举行,来自海珠区36间小学,15间中学的共500多名学生齐聚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体验了这次形式丰富的自然教育饕餮盛宴。

  深入湿地自然境界,与鸟儿来一场亲密接触

  本次比赛分为中学组、小学组和亲子组进行,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图片辨认鸟类和植物种类。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看图完成辨认,说出鸟和植物的名称。第二个环节为户外辨认鸟类和植物种类。参赛学生使用望远镜到户外辨认及记录野生鸟类和挂有号码牌的植物名称,主要记录观察时间和地点。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十分投入,兴致勃勃,特别是在参加户外辨认鸟类和植物种类环节时,孩子们细心捕捉着空中掠过的飞影,聆听耳边的鸣声,循声而去。每当发现一只鸟,孩子们都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比赛之中。瞧,棕背伯劳神气十足地站在枝头放声高歌,叫声响亮,眼神凌厉,那黑冠眼纹好像为它戴了一副神秘的眼罩。看,带着“小白帽”的白头鹎成群结队地出现了,静静地在树冠停留,一会儿又突然展翅飞翔,在空中兜圈后再飞回驻足。红耳鹎、白喉红臀鹎、乌鸫、长尾缝叶莺、大山雀、寿带鸟、棕鹊鸲……仿佛是感受到参赛选手的热情,鸟儿们也很活跃,随处都可以听到清脆的鸟叫声,仿佛是在欢迎孩子们来做客。

  环境改善鸟类增加显著,吸引市民回归自然

  海珠湿地位于我国5条候鸟迁徙通道中东部和中部2条迁徙路线的途径会合地,同时还是东北亚2条迁徙通道的途径停歇地。经过5年时间的保护建设,海珠湿地空气水质逐渐变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鸟类生境不断改善,鸟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了。海珠湿地的野生鸟类已达167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广东省级保护鸟类20种。

  海珠湿地已经成功举行了两届观鸟比赛,每一次比赛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惊喜。通过观鸟这种互动性强、兴趣度高的形式,让更多的市民、学生共同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爱鸟护鸟的知识,培养大众树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理念。一位参加亲子组比赛的妈妈开心地说:“现在的孩子比较少这么近距离地亲近自然,办这种比赛能培养孩子们观鸟拍鸟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希望能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比赛!”

  海珠湿地实验学校激发动能,践行绿色教育发展之路

  海珠湿地自建成以来,一直积极探索湿地教育新模式,而“海珠湿地实验学校”的形式实现了把湿地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校本课程等多种方式传递给在校的学生,将湿地搬进校园,将湿地生态环境探索的生态教育作为学校必不可少的环节来进行研究,切实践行了生态和谐绿色发展的教育之路。龙潭小学作为首家挂牌的“海珠湿地实验学校”,创新发展理念,探索传统课堂教学与户外实践体验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龙潭小学作为本次活动承办方,积极组织海珠区各中小学校参与到湿地观鸟比赛中,引领小朋友走进湿地,探索自然野趣,对推动湿地自然教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地校结合,共谋自然教育的发展事业,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属地优势和顺应时代的现实意义,对于广大中小学教育,甚至全国湿地自然教育的发展而言,都能起到试点创新的积极辐射作用。海珠湿地通过与海珠区教育系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广海珠湿地校本课程进校园项目,开发系列具有湿地风格的校外环境教育课程,开展一系列与湿地自然环保相关的科普文化活动,开启与周边学校深入合作的进一步探索。

  下一步,海珠湿地秉承“保护优先”原则,将逐步与海珠区乃至广州市中小学校展开更深入的教学合作,将自然课程作为常规课程引入学校教学中,将“海珠湿地实验学校”带入更多校园中。期待更多的的孩子们能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走进海珠湿地,沿着生态教育的方向,踏上探索之路,开启求知之门,寻求成长之旅!